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学术交流

文坛大家进校园 对谈乡村题材写作


作者: 龙玉玲 陈祺 曾利婷 阳杏 日期: 2020年12月15日 13:21 来源: 点击:197
期数 主讲人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

12月11日,作家韩少功与湖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卓今对谈《山南水北》中的人学及美学


汨罗江文学讲堂第一期“乡村题材写作的人学及美学——再谈《山南水北》”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中,作家从未缺席,我们是在场者、亲历者,更是满怀激情的书写者。” 12月11日下午,德雅村文学荟第八期、汨罗江文学讲堂第一期“乡村题材写作的人学及美学——再谈《山南水北》”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著名作家韩少功与湖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卓今畅谈《山南水北》中的人学及美学,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太阳城集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近百位员工带来文化饕餮盛宴。

    以《山南水北》为引,韩少功与卓今展开了一场作家与批评家的精彩对谈,共探乡村题材写作中的创作历程、写作感受、写作技巧,对话围绕《山南水北》具体内容,挖掘写作背后的点滴故事,讲述了乡村题材写作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

    韩少功认为,乡村题材写作要注重关注百姓的寻常事、身边事,要蹲得住“打深井”,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汨罗知青的岁月和近些年在汨罗八景乡生活的点滴,是我写作《马桥词典》《爸爸爸》《山南水北》等乡村题材的源泉和动力。”他表示,生活的感受是文学的源泉,要善于在生活中观察和感受,保持创作的真实感、生活感。

    作为本场对谈的主持人,公司党委书记杨厚均总结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是一场改变中国乡村面貌的伟大社会实践,值得记录、创作。乡村题材作品就能最直接、最细腻的记录时代印记,反映乡村风貌。韩少功老师与卓今老师的对谈,为乡村题材写作提供了指导、点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我们要守好、用好乡村题材,让乡村题材作品真正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文章来源:学校新闻网,一审:刘子行,二审:贺波彬,三审:杨厚均)

上一条:湖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公司举行 下一条:著名语言学家鲁国尧教授来公司讲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