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遵遗训,孝友家风振谷英
太阳集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现张谷英”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校园网讯 盛夏七月,太阳集团2018年暑假三下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现张谷英”社会实践活动在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开展。在指导老师刘子行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入乡间地头,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本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入围了2018年共青团中央“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全国农科学子聚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专项行动。
(太阳集团部分老师与实践队员在张谷英村头牌坊合影)
一、“曾留墨妙镇斯堂”——张谷英村的楹联牌匾
实践团队队员走访张谷英古建筑群中每一处堂屋、祠堂,详细记录了每一幅楹联牌匾,发现“孝”和“友”作为张氏家族前两条祖训,融入了青砖墙面上随处可见的牌匾楹联里。
(张谷英古建筑群堂屋的“彤史清標”牌匾楹联)
张家人表示,家族的凝聚力都来自于“孝友家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四邻。墙上挂着的楹联、牌匾中所蕴含的深意,不仅是张氏族人都需要铭记的祖训家风,还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源泉。
(张谷英古建筑群堂屋的“孝友家风”牌匾楹联)
张谷英村世代重视并延续传统的做法应当作为我们重视文化传承的一个典范,值得我们弘扬学习。
二、“古建壮奇观先祖辛勤留胜迹”——张谷英村的古建筑
7月15日,伴随着阵阵蝉声,在当地村民志愿者的引导介绍下,实践队员沿着旅游线路寻访了张谷英古建筑群。建筑群延续江南风格,高低错落、粉墙黛瓦。房屋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当地村民向我们重点介绍了窗花雕刻,木雕、砖雕、石雕,体现着不同的身份阶层,但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禄、寿、禧”的美好寓意。
(实践队员们在听张谷英村志愿者的讲解)
这体现了祖先的智慧,但是也存在大量模仿西式建筑风格的趋势。这是一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传统建筑文化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重视。
(张谷英古建筑群正门“当大门”门口)
三、“柴炉灶火味尤长”——张谷英村的特色美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每一道农家美食都夹杂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其独具特色的魅力。7月17日,实践团队成员循着美食的清香,探索张谷英村的美食文化,让味蕾在舌尖上再次绽放。
(实践团队队员亲身品味张谷英当地特色食物)
最具张谷英特色的农家美食当属手工制作的油豆腐。实践队员进入油豆腐制作手工作坊,观摹并体验了油豆腐制作过程。油豆腐制作主要分为熬煮、成渣、过滤、油炸四个步骤:熬煮出来的豆浆有着浓浓的香味,再放入石膏,使之沉淀成渣,随后用特制的工具——“千斤顶”,将豆腐压制成型,最后把豆腐切成三角块,油炸出锅即可食用。在队员的好奇询问下,坚持纯手工制作油豆腐十余年的张忠远师傅道出了油豆腐成为张谷英村特色美食的关键所在:一是取用泉水,二是全程纯手工制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除了油豆腐之外,干菜、豆渣、豆腐乳、栀子花干等也是张谷英村的特色。随着张谷英村的旅游开发不断加深,越来越多游客喜欢上了张谷英美食,当地人制作的传统美食除自己食用外,也被游客购买带到全国各地,传播了张谷英的美食文化。
(实践团队队员体验手工油豆腐制作工艺)
张谷英村众多的特色美食,展现了当地村民对生活的精致追求。这样充满情怀与风尚的乡村美食文化,值得实践队员们去保护与振兴。
四、“耕读济世经久不衰”——张谷英村的家风家训
团队成员深入走访当地居民,发现张谷英村人杰地灵背后的优秀家风,寻找乡村文化振兴力量之源。
队员们沿着畔溪长廊,选择了其中一位门前挂着书法作品的老人家进行询问。年近古稀的张扩军老人告诉队员们,自己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是几十年来一直坚持每天练习书法,闲暇时分作诗,游历多处祖国的大好山河并写下自己的诗作。老人给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诗作,并当场为队员们寄诗一首。随着谈话的深入,队员们还了解到老人不仅自己求知若渴,对子孙后辈也时时刻刻注重文化素质培养。
(家风家训今犹在,古稀老人传风采——队员们与张扩军老人交谈)
张谷英村现存的家风家训,并没有因为村落中许许多多的青年走出大山而消散,反而将这份中华民族民俗风情坚持传承至今,从张谷英村落的文化传承,也可窥见湘楚文化优秀内核。在新时代下,我们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弘扬读书文化成为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重中之重,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继承和发扬张谷英村的良好读书风气,树立文化自信,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大有裨益。
五、“生于斯,长于斯,振兴于斯”——张谷英的文化名人
7月19日,团队成员来到当地文化名人李桂龙老师家中,通过他的介绍对张谷英乡村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实践队员在采访张谷英文化名人李桂龙老师)
李桂龙老师现在张谷英中学任教语文,也是岳阳的乡土作家,历时十余载创作《民间出了个张谷英》一书,曾在《芳草》《雨花》《青春》等杂志发表小说数十万字,出版专著两部,一边教书,一边追梦。面对这样一位能教会写善言的张谷英文化“活化石”,队员们争先提问。
(李桂龙老师热心为实践队员们解惑答疑)
据了解,李桂龙老师对张谷英村走着深厚的感情,去年受张谷英管理处的委托,写一本系统性介绍张谷英村的书,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该书涉及风水地理、民居建筑、家风家训等方面的内容。他对于国家“振兴乡村文化”政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这是国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应有的战略举措。乡村如果不振兴,中国就可能后发不能为继。中国是一个传统乡村社会,如果把乡村遗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脉或难以延续下去。乡村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文化地域深厚。他认为这个政策是非常及时的。最后他对我们三下乡活动提出建议。他认为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老员工成长大有裨益,能够帮助我们走出书斋,深入生活。他希望要走进村民家中,跟他们交流,用眼睛去观察,收集第一手资料,丰富自己的阅历。
六、“同根同族一脉牵,同家同姓字相连”——张谷英村族谱姓氏文化
7月20日,太阳集团2018年暑期三下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现张谷英”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刘子行的带领下,对张谷英家族族谱进行了探索。由于祖传族谱一定要交由族中德高望重极负责任之人保管,队员们几经波折才探访到了张氏族谱修撰负责人张胜利先生。
(实践队员与张胜利交流族谱相关问题)
张胜利说到族谱作为一个家族全部历史的唯一载体,宗亲血脉相连的历史见证,具有明德、启智、引人向善的作用三个方面向实践队员们解释了族谱的社会功能。随着谈话的深入,队员们还了解到族谱记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诞生、壮大、发展、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每个人的生长、婚姻、繁衍、生息、卒葬及族规、族训、族贤名人诗赋、传记等文化内容。
(一九九零年第六修《张氏族谱》剪影)
族谱作为宗亲血脉相连的历史见证,客观、真实、公证地记载了各个家庭的兴衰、荣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张氏族谱在一次又一次的修订中,延续、发展了张谷英村落的姓氏文化的同时,也为其文化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队员在张谷英镇张谷英村村委会合影)
短短的几天社会实践活动给团队成员留下了美好回忆,张谷英人以“耕读立世”,重文的家风经久不衰,于斯为盛。再反思当代许多人对物质的过分追求而致精神层面的空虚,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没有使知识构成体系。在新时代下,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弘扬读书文化成为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重中之重,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继承和发扬张谷英村的良好读书风气,树立文化自信,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大有裨益。(作者:刘子行,滕慧,欧阳雨露)